科普知识

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水生 | 科学诊疗 守护平衡安全


发布时间:2025-08-15


随着年龄增长,许多老年人常受眩晕困扰,数据显示约60%的老年群体至少经历过一次眩晕发作。这种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更暗藏跌倒骨折、脑卒中等多重风险。传统治疗往往侧重单一疗法,难以实现标本兼治。张水生提出,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——中医辨证施治调和气血,结合西医前庭复位、影像精准诊断,可显著提升防治效果。本文详解老年眩晕的科学应对策略,助您远离失衡危机。   

眩晕的常见类型

1.前庭周围性眩晕,如耳石症(头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)、梅尼埃病(伴耳鸣、听力下降)、前庭神经炎(急性持续性眩晕)。 

2.前庭中枢性眩晕(非血管性),如脑肿瘤、前庭性偏头痛。  

3.全身疾病相关:药物性(如抗生素、降压药)、低血糖或甲状腺疾病。

4.其他:眼源性(视觉异常引发)、精神心理性(焦虑、抑郁导致)。 

中医防治:平肝息风 补益气血

1.肝阳上亢型(头晕目眩、面红耳鸣)

推荐食疗:日常食用天麻炖乌鸡,天麻10g、乌鸡半只。  

穴位按压: 太冲穴(足背第1-2跖骨间)、 风池穴(后发际线两侧凹陷处)。  

2.气血亏虚型(眩晕乏力、面色苍白)

推荐食疗:黄芪15g、当归10g、红枣5颗煮水代茶饮。 

西医诊疗:快速缓解 预防复发

1.复位治疗:通过Epley手法或仪器辅助复位,80%患者1-2次即可缓解。  

2.影像学检查:CT/MRI排查脑梗死、肿瘤等器质性病变。  

3.药物对症:改善内耳循环,缓解前庭性眩晕。 

居家应急与预防

1.突发眩晕时

立即坐下或扶墙,避免摔倒;闭眼深呼吸,减少头部晃动。  

2.防跌倒措施  

①居家安装扶手、防滑垫,保持地面干燥。  

②避免快速转头、弯腰拾物,穿防滑鞋。

老年患者需注意这些误区

❌眩晕=颈椎病自行按摩→可能加重颈椎损伤  

❌眩晕发作缓一会就好→ 需排查脑缺血风险   

结  语

老年眩晕绝非“人老正常现象”,背后可能隐藏耳石症、脑缺血等风险。中西医结合诊疗既能通过前庭功能复位、影像检查快速明确病因,又能运用中药调理气血、改善体质,实现“急症缓解”与“长期防复”双效协同。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病科张水生团队提醒:突发眩晕需及时就医排查,避免盲目自治;日常注意防跌倒改造,配合中医食疗导引,守护晚年平衡安全。  

健康倡议:眩晕要警惕,防治需并重;

早诊早干预,安享夕阳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