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知识

心病科主任医师于清华|您可能忽视的心梗先兆


发布时间:2025-03-14


提到心梗,大家都知道,这是可以导致快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,其实多数人在发生心肌梗死前是有先兆的,越早发现,死亡风险越小。如果发展到剧烈的胸痛、呼吸困难、面色苍白、大汗淋漓时,才想到心梗,这时死亡风险已经非常高了,一部分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那么出现哪些情况您不能心存侥幸,须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呢? 一定要牢记四大方面:典型症状、非典型症状、常见诱因、高危人群特征。

典型症状 

1.胸骨后或左胸部憋闷、疼痛,通常不是心尖位置,像石头压在胸口,症状开始可能持续几分钟,逐渐发展到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左右。 

2.左肩、双臂内侧、左侧无名指的放射性疼痛、麻木、胀感。  

3.突发的颈部疼痛、牙痛(但没有牙齿疾病)、下颌痛。 

4.突发明显窒息感,咽喉部像被人掐着脖子,濒死感,可伴有汗出。 

5.背部疼痛,常在两侧肩胛骨之间或脊柱附近。

不典型症状 

1.突然出现心慌、气短、恶心、呕吐、大汗。 

2.感觉明显的乏力、头晕,休息后也不能缓解。 

3.突然出现胸部不适后很快出现意识丧失,醒后无肢体功能障碍。 

4.无缘无故就感到心胸烦热、焦躁不安、气短、喘促。 

5.上腹部也就是心窝的位置,出现与进食无关的疼痛、烧灼感、嘈杂不适。 以上不典型症状尤其出现在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群时,需要特别留心,可能是心脏有问题。

常见诱因 

1.突然受冷,尤其北方三九天,从高温室内来到室外,或者伏暑季节从室外来到空调房间,温度的骤然降低导致血管突然痉挛收缩。 

2.一段时间连续熬夜以及生活、工作压力增大。 

3.较大的情绪波动,如大喜、大悲、大怒。 

4.饱餐后,尤其是大量脂肪餐后。 

5.体力活动或者运动量骤增。

高危人群特征 

长期大量吸烟、嗜酒、肥胖、熬夜、缺乏运动,以及生活不规律、常进高热量饮食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均为冠心病易患因素,也是心梗高发人群;具有基础疾病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也是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。

具有以上诱因、特点,如果症状多在运动时发作,停下来就好转,再动又发,更提示为心绞痛及心梗先兆,一定不能忽视。 熟悉心梗的5个典型症状、5个不典型症状、5个常见诱因及高危人群特征,初步判断心梗的风险,可能挽救自己或亲人的生命。 让我们每个人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未病先防,防患于未然。
 

图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